廣西梧州:以古郡擔當護一江清水東流
浩蕩西江,既是連接兩廣的經濟大動脈,更是流域城市共同的母親河。作為西江流域重要節點的梧州,廣西85%以上的水量經此地流入廣東。豐富的水資源孕育了梧州獨具特色嶺南文化,造就了梧州成為珠江流域重要水上門戶,同時也讓梧州承受了巨大的水污染防治和防洪壓力。
7月29日至30日,“碧水潤八桂逐浪西江行”活動團走進這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嶺南古郡,看梧州市如何化解“水問題”,以嶺南之姿守清流入海,讓黃金水道不斷釋放“黃金效能”“生態效能”。
西江干流梧州段百舸爭流 (梁永藝 攝)
打造國家濕地公園 變“水患”為“水利”
廣西梧州蒼海國家濕地公園,草木青翠茂盛,清澈的湖水與藍天連成一線,岸邊高樓林立,一幅人水和諧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
“蒼海湖以前可不是這般模樣,這里過去是一個低洼區,洪澇頻發,稻田常被淹沒,交通不便,經濟發展不起來,周邊村莊一度被稱為‘光棍村’。”梧州蒼海投資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規劃發展部部長李德軍感慨道。
經過綜合整治后的蒼海湖 (李德軍 供圖)
曾經蒼海難在水。原來,蒼海湖前身為下小河與西江匯合處的低洼地,過去年年都受倒灌的西江洪水淹沒,屬于洪泛區域。這里長久成為鄰近村民群眾的自發耕作地,生態功能低下,環境條件惡劣,周邊萬畝低水田,經常顆粒無收。
為此,梧州市委、市政府科學規劃,變水患為水利,啟動下小河綜合整治蒼海項目,先后建成下小河排澇泵站、防洪堤、攔河閘壩等一批趨利避害的水利工程設施,徹底結束了下小河洪水災害的歷史。如今,“低洼區”搖身一變成“蒼海新區”,兩岸高樓拔地而起,近7000畝湖景成為周邊居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下小河蒼海湖也于2021年入選第一批廣西幸福河湖名單。
梧州市龍圩區龍圩鎮副鎮長區建彤介紹,蒼海湖綜合整治之后,惠及人口3萬多人,受益農田3000畝。蒼海湖附近的蒼海社區、林水村、古鳳村、中村、恩義村等地的群眾都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每個村會安排4—5個公益崗位,主要進行河道巡查。此外,龍圩鎮每月定時組織黨員干部進行公益巡河,目前巡河隊伍已有100多人。
清“四亂”護水生金 曾經“孤島”變鄉村旅游地
梧州市長洲區長洲鎮泗洲村,全村占地面積0.75平方公里,四面環水,似一顆鑲嵌在西江流域中熠熠生輝的綠翡翠,有“西江鼓浪嶼”的美譽。
泗洲島上絕美的日落風光 (李翠榕 供圖)
由于當地獨特的島嶼風情,吸引了不少粵港澳大灣區的游客前來打卡,島上居民順勢發展便利店、民宿、農家樂等旅游產業。“這里環境好,空氣好,住著很舒服。”來自廣州的游客何姐說道,此次她帶著全家老小15人過來游玩,感慨島上的秀美風光,打算住上三五天。
“如今環境好了,來島上旅游的人越來越多,到了旺季,一房難求。”當地村民李紅在2020年退休后,將自家房子改造成民宿,如今一年能有10幾萬元的收入。目前,島上已發展10家民宿,各種旅游配套設施也正在建設當中。
泗洲村“好風景”變“好錢景”的背后,離不開當地維護生態付出的諸多努力。泗洲村黨委書記、西江長洲鎮泗洲段河長覃建良介紹,過去,網箱養魚曾是島上居民賴以生存的產業,面積達20000多平方米,對西江流域水質造成一定影響。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8年開始,一場整治清理養殖網箱的行動,在泗洲島拉開帷幕。在梧州市河長辦督辦下,泗洲村對20000多平方米的網箱進行拆除,并給予漁民相應拆除補償。如今,西江江面遼闊,島上游人如織,村民笑逐顏開。
生態保護需久久為功。覃建良說,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以來,泗洲島以分片包干為原則,將全島細分為尚忠、廟門、龍灣、永寧四個片區,每個片區分配4個民間河長,具體負責巡河工作,每周定時召開一次例會,及時發現并解決巡河問題。
泗洲村委干部李翠榕介紹,依托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下俚歌”的文化優勢,該村成立6支泗洲下俚文化藝術隊伍,將黨建領航、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愛河護河等內容融入到下俚歌歌詞中,讓群眾以喜聞樂見的民俗文化,傳遞愛河護河知識。
跨界河湖執法聯動 護一江清水向東流
千里西江,悠悠向東流淌。千百年來,梧州人與西江相偎相依,帶著對西江河神龍母的敬畏,守護著西江黃金水道的安寧。
西江干流梧州段 (梁永藝 攝)
地處粵桂交界處的梧州,由于河流的跨區域特性,如何跨界治水,一直是困擾梧州市的一個痛點和難點。當地通過建立跨界河湖執法聯動機制,巧妙化解難題。2019年,梧州市在西江流域率先開展粵桂跨省水利部門合作,先后與區內賀州、貴港及廣東肇慶等周邊地市簽訂水行政執法協作協議,實行多地聯合執法以及跨界執法,有力打擊西江干流跨省界、跨地市涉水違法行為。
西江生態治理涉及面廣,離不開多方合力。梧州市創新建立“西江生態黨建聯盟”聯動監管機制,在全區率先試點構建由生態環境、水利、交通運輸、城市管理、農業農村等5部門為主要成員單位的黨組織聯盟,縱向凝聚西江干流沿線城市有關單位的黨組織力量,橫向集結梧州市內有關單位的執法隊伍,圍繞城鎮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畜禽養殖和港口碼頭污染防治、固廢跨省轉運處置等領域開展跨業態河流水污染聯管聯治,推動解決船舶納污設施改造、港口污水接收轉運等一批監管難題。
一項項舉措是梧州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寫照,他們以千年嶺南古郡的擔當護一江清水向東流,為珠江流域乃至大灣區經濟的發展以及沿江城市群上億人用水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水源。
梧州市水利局副局長鄧穎介紹,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以來,梧州市不斷強化跨部門、跨區域聯動,促進全市各級河湖長和成員單位履職盡責,共同守護好一江碧水,河湖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提升,群眾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斷增強。目前,全市8個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23個重要水功能區和11個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以及達標率長期保持100%,西江干流梧州段水質常年保持Ⅱ類以上,梧州市地表水水質考核常年排名全國前列,實現“一江清水向東流”。(黃露 陳惠 廣西壯族自治區水利廳供稿)